經歷了史上超長假期,爸爸媽媽們終于把自家“神獸”送到了學校這個讓他們安心、放心的地方。
但是,在欣喜之余,有些家長心中隱隱升起了一種感覺,好像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想象中,“神獸”們迫不及待的回歸校園,平靜從容的投入學業,學習就不用爸媽操心了。
現實卻是,孩子仍然無法與電子產品保持距離;
孩子的心情時而煩躁、時而低落;
上課常常處于游離狀態,學習跟不上進度等等。
其實復課總歸是一種生活模式轉向另一種生活模式的過程。孩子們出現這些情況不用慌。爸爸媽媽可以調整心態,與孩子有效溝通,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學校的學習與生活。
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們出現這種狀態的幾個可能原因:
01
人員聚集區
擔心被傳染
雖然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但病毒并沒有被完全消滅。
面對來自不同地區的老師們和同學們,部分孩子可能擔心聚集會造成傳染,產生恐慌。
02
防護措施多
感覺太麻煩
與往年的開學不一樣,這次開學之后孩子們將要面臨較嚴格的衛生防護。
部分孩子對此可能會感到不太適應,認為防護措施過于繁瑣,而產生煩躁情緒。
03
作息不規律
精力跟不上
宅家學習,部分孩子的作息較為隨意。除了正常上網課的時間外,其他時間較為自由。
如果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復課后很可能會出現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精力跟不上的情況,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上課時犯困,學習效率低下。
04
學習進度快
成績跟不上
疫情期間,孩子們自主在家上網課,但聽課效果無從得知。
有些孩子較為自由散漫,雖然上課期間會坐在電腦前,但人在心不在,并沒有真正掌握學習內容。
久而久之,孩子學起來就會很吃力。如果在此時來一場考試,成績出來不如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學習焦慮。
那作為家長,可以做哪些工作來幫助孩子們緩解可能出現的適應問題呢?
接納孩子的情緒與行為
三個月來的網絡學習讓一部分孩子養成了懶散、隨意的習慣,而復學后學習和生活節奏都變得緊湊和緊張起來,許多孩子不能很快適應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孩子居家學習期間積累的情緒或許會在復課后爆發,加上開學后學校安排的模擬考試,無疑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情緒。
因此,家長要對孩子的焦慮、擔憂等情緒以及不能馬上與電子產品劃清界限的行為表示接納,允許孩子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相信孩子能調整好自己。
同時,家長要穩定自己的情緒,耐心引導孩子逐步走上正軌。只有我們內心穩定,對孩子充滿信心,孩子才有更多心理能量自覺主動地適應學校的學習與生活。
孩子們適應的好,家長可以在言語和精神上進行鼓勵;適應的不好,家長也不要過度責罰,因為每個人適應的時間是不同的,切不可過度急躁。
采用適當的溝通方式
家長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途中,或者晚飯后、周末等較放松的時段與孩子交談。
交談的內容不應僅限于學習,而應該多聊聊學習以外的事情。例如復學后的心情、困擾、人際交往等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在聊天的過程中,父母能發現孩子的所思所想,把握孩子的心理動態,同時又能拉近彼此間的心理距離。
如果覺得和孩子言語溝通效果不佳,家長們可以采用書面溝通的方式。
書面溝通可以斟酌語句,使自己的表達達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效果。
有一位母親就特別擅長運用這種方式,她和兒子有一個溝通日記本,第一頁寫著:“我和兒子的悄悄話”,她每晚都在孩子睡著后,在本子上寫下孩子當天的進步以及想對孩子說的話,然后把本子放在孩子書桌上。
孩子每天都很期盼看到日記本上的內容,他也會在上面寫下自己的心里話,這個溝通本成了母子倆溝通的橋梁與紐帶。
除此之外開學后,恢復學習狀態的重要途徑就是設立目標,家長、老師和學生要一起配合,在評估自身學習能力和網課學習效果的基礎上,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對未來學習進行合理期待與規劃。
做好心理保健師
家長可以學習一些放松技術如冥想放松法、深呼吸法等幫助自己與孩子放松心情、調節情緒。
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采用情緒處理箱的方式,把煩惱、擔憂的事情寫在紙上,并按困擾程度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列,之后把這張紙放在一個盒子或箱子里,意味著把這些情緒暫時存放在這里,去做該做的事,等做好后,再回來取走。
當這些心理困擾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時,他的思路就會變得更清晰明朗,暫時放下情緒有助于轉移注意力,使孩子更有力量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
復學后,畢業班的孩子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中、高考的壓力使得一部分孩子感到焦慮與煩躁。
此時,家長們要做好他們的“定海神針”,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安心應考。
具體可以這么做:
(1)認真傾聽孩子,幫助其緩解消極情緒。
家長發現孩子的情緒狀態不好時,應該找機會與孩子聊一聊,在孩子述說的過程中,家長充當忠實的聽眾,不打斷、不評判,當孩子述說完畢再表達自己的看法及建議。
例如:媽媽很高興你能和我講這么多,我感覺你目前挺焦慮和擔憂的,媽媽是這樣想的......或是你覺得我在哪方面可以幫助到你呢,我一定全力以赴!”
當孩子傾訴完自己的苦惱后,情緒得到了緩解,他也能從家長的傾聽中感受到親人的尊重與關愛,從而增加前行的信心和動力。
(2)密切關注考試動態,當好孩子的參謀長。
家長可以多收集相關資訊,了解最新的中、高考形勢及政策信息。
同時,家長也要明確孩子感興趣的和擅長的學科是什么,可以報考的專業和院校有哪些,往年的錄取分數是多少,從而做到心中有數,也有助于孩子樹立沖刺的目標。
(3)引導孩子加強鍛煉,強健體魄。
中高考拼的不僅是學習實力,還拼身體及心理素質。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周末邀請孩子打羽毛球、爬山。
當運動中樞神經興奮的時候,學習中樞神經可以得到放松,從而達到放松身心,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努力吧,盡快渡過復學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