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的學習都是家庭生活里極重要的一塊,讓家長為難的是,大人操心不一定都見效,找不到恰當的方法還可能適得其反。
孩子越小,注意力就越難以集中。因為歲數小,孩子的控制能力差,也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周圍的環境影響,導致注意力分散。
初中學生仍然是感性的,不能夠有意識地、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如果您正為了自家孩子不夠專注學習頭疼,可別拿別人家孩子氣自己,其實初中年紀的正常孩子多少都有點兒這樣,程度不同而已。
那是什么決定了孩子注意力不佳的程度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所學習的知識沒有興趣的話,學一小會就不耐煩了。其實成年人也一樣,只不過我們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米硬著頭皮學,孩子們年齡小,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課堂內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在全國八大城市調查發現,有60%以上的學生因為睡眠不足、學習時間過長,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在這方面,中小學生突出,其中學困生表現尤為明顯。

3、討厭老師
大多數孩子會因為老師的教學具有較強的藝術性而對這門課產生較大的興趣,相反,有的孩子因為老師的教學較為古板或者受到老師批評而產生逆反心理,討厭老師,進而通過上課開小差,甚至是搗亂表達心中對老師的不滿情緒。

4、其他因素
有的孩子因為心里惦記某個東西,所以心不在焉有的孩子因為受同學欺負,導致上課分心有的孩子因為學習能力低。對學習有抗拒或逃避的心理:有的孩子缺乏營養,比如缺鋅,還有的孩子患有多動癥,這些因素也會導致孩子上課走神。
這里請注意,第二條數據表明一半以上的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會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其他幾條則表明對學習的投入程度由孩子的情緒狀態決定。可見,如果覺得孩子學習不上心,重點該關注的不是孩子為啥不聽話,而是孩子遇到了什么困擾,有沒有睡好覺。
首先,注意力有兩個基本標準:一是專注性,即是否把精力完全集中到正在注意的對象上;二是持久性,即保持注意的時間長短。
然后,注意力可以通過以下兩個簡單實用的方法來培養:
1、訓練專注性簡單而且實用的好辦法是摘抄和練書法。
2、訓練持久性簡單而且實用的好辦法是朗讀、講述和復述。而且,如果發現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糾正:
1)、家長不陪讀。
2)、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完成作業的期限。
3)、給孩子適當的獎勵。
4)、為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
5)、解除孩子內心的負擔。
6)、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7)、孩子學習的速度和難度要適中。
8)、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
9)、千萬不要讓孩子疲勞作戰。
最后,引用一個情感專家經常強調的重點,在家庭內部一定要記得講道理第二位,講感情第一位!對成人尚且以情為重,對孩子就更是這樣了,溫暖的感情才是孩子幸福生活的基礎和好好學習的動力。